我国大米进口自2012年首次突破200万吨以来,基本保持了连年增长势头,2015年进口量更是达到335万吨,创历史新高。在国内稻谷持续增产的情况下,大米进口的超常规增加,加剧了国内稻谷供应压力。
如何在供给侧发力?7月下旬,本报记者随“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中央媒体采访团深入吉林省了解到,地处世界黄金水稻带的吉林省吉林市正在探索一条供给侧改革的新路——通过创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在“一个标准,两个市场”的模式之下,使得吉林大米不仅凭借过硬的品质打开了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的大门,还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内消费者的青睐。
严控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
从标准化种植到标准化加工,再到开辟国内外两个市场,中粮米业(吉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吉林米业)产出优质大米的路径正是示范区运作模式的样板。
优质大米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记者从田间到车间寻找答案。
距离吉林市60公里的永吉县岔路河镇下坎村,正值孕穗期的2200公顷的水稻,眼下正是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中粮吉林米业大米种植基地就“安家”在此。
“这里的气候、气象条件和土壤、水质、空气质量都适宜优质大米的种植。根据目前的气候条件,预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种植基地负责人徐洪涛说。
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只是一方面,而要将优越的“先天条件”化为现实的品质优势,则需要严格把控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
龙头企业中粮牵头建立合作社,严格实行标准化的“五统一”管理,即“统一选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药、统一收割、统一收购”,使得稻米质量从源头得到保证。
“我家种的20亩水稻经过合作社统一管理后,相比以前省心又省力。”下坎村村民唐庆勤说,“与过去自己种地相比,加入合作社后肥料使用受到限制,产量虽有所降低,但因为稻米的品质更好,收购价格高,收入不减反增。”
如果说种植环节从根本上决定了大米品质,那么生产加工环节则要确保好品质不走样。在中粮吉林米业的生产车间,一粒粒稻米完成从脱壳到成品包装需穿行1公里长的食品级不锈钢管,共经29道工序,整套工序的完成需要40分钟。
从国外到国内,一个标准两个市场
对外来食品依赖度高的新加坡,对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要求非常严格。以大米为例,在符合中国标准的基础上,还要增加11项重金属、农药残留检测项目。去年12月,中粮吉林米业首批出口的60吨产品在新加坡市场广受欢迎,今年首批出口量有望提升至80吨。
在标准严苛的日本,对进口大米有579项农残、重金属等检测指标。迄今为止,出口日本的吉林大米没有出现不合格情况。
优质大米同样惠及吉林市民。位于吉林市高新区的中粮米行负责人戴继波介绍,开业才两年、占地面积达到300平方米的米行,去年销售额近800万元。看似“复古”的米行,不仅把达到出口品质的大米提供给国内消费者,也将使国产优质大米的品牌更深入人心。
有业内人士指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中低端产品积压,而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都说现在进口大米对国内粮食市场冲击很大,但只要从供给侧入手优化品种结构,我们完全可以‘狙击’进口粮。”
据吉林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办公室主任刘伟华介绍,示范区建立了出口食品农产品组织保障、质量安全标准化、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质量安全追溯等八大体系,以提升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今年6月,该示范区已通过国家级示范区现场考核。
“随着‘一个标准、两个市场’理念在示范区内的推广应用,示范区内龙头企业呈现出质量意识提升、质量控制能力提升、出口产品价格提升、外贸订单数量提升、深加工能力提升的良好态势。”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副组长、吉林(市)检验检疫局局长李东春说。(记者 蒋菡)
1、凡本网注明“来源:振兴东北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振兴东北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振兴东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振兴东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电话:010--8805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