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开放半年交易额近亿元

 

2017年02月16日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16日电(记者邹俭朴 姜雪兰达日罕)记者在中俄最大陆路口岸内蒙古满洲里获悉,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经过半年多的深度开放,边民交易量和交易额稳步增长。截至2017年初,边民交易商品量达1万吨,交易额近1亿元人民币。

    据中俄互市免税交易大厅经理陈嘉琦介绍,该交易大厅自2016年6月下旬深度开放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

    “交易大厅在6至9月份的旅游旺季时接待顾客较多,但俄罗斯商品的特点是夏天零售多,冬天出货量大,因此冬季经销商提货较多。” 陈嘉琦说。

    “随着知名度提升,交易大厅顾客日益增多,大家对这里的俄罗斯商品都有较高认可度。”在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平台交易大厅工作的巧杰俄罗斯保真店工作人员冯盼告诉记者,交易大厅正逐渐成为中俄边境购买俄罗斯商品的重要渠道。

    冯盼所在摊位主营的俄罗斯咖啡、巧克力、提拉米苏等甜食都销量较高,而葵花油、面粉等实用性强的商品销量也正逐渐上升。“我们的进货厂家都在俄罗斯,俄罗斯食品添加剂比较少,口感也好。”她说,目前摊位日销售额可达2至3万元。

    2016年6月下旬,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平台在满洲里市开始试运行。在办理边民卡或游客卡后,当地居民和游客在平台购买总额8000元以下的进口俄罗斯商品即可免交关税,这项惠民政策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满洲里市食药工商局首次对俄籍经营者颁发了营业执照,吸纳外籍经营者加入平台。

    “打造一个进口商品自由交易平台,也能促进本地贸易,把保真、纯正的俄罗斯商品推广到全国。”陈嘉琦说,目前平台上的商品价格比原先正常报关商品低不少,如提拉米苏原价约为20元钱一块,经免税渠道则可降至10元钱一块。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满洲里成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之一,与日本、俄罗斯、波兰、匈牙利、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广泛的贸易关系。因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欧亚第一大陆桥快捷的国际大通道,满洲里素有“东亚之窗”美誉,承担中俄贸易65%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

振兴东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振兴东北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振兴东北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振兴东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振兴东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电话:010--8805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