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东北“老字号”冰刀企业的“破冰”之路

 

2017年05月03日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哈尔滨4月30日电题:从沉沦到重生——一个东北“老字号”冰刀企业的“破冰”之路

  新华社记者王君宝、梁冬

  早春4月,万物复苏。

  在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黑龙冰刀”厂区内,车间中各种机械与钢铁部件碰撞的“叮当”声不绝于耳,火花四溅机器轰鸣,工匠师傅们为精细的产品做着最后的打磨。

  在历经数年停产之后,2015年6月6日,“黑龙冰刀”恢复生产启动仪式在齐齐哈尔黑龙冰刀制造有限公司举行,这是该品牌沉寂多年后的首次复产。随着它从停产到回归,这段凤凰涅槃的故事正形象地描摹出中国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的奋进步伐。

  曾几何时,从黑龙江省一位街边大爷口中听到“黑龙冰刀”这个词并不是一件难事。这家专门生产滑冰鞋的企业,曾在上世纪60年里代表了中国冰鞋的最高水准,享誉全球。

  在公司综合部部长张秋珍藏的一本书中,记载着中国这家自主生产滑冰鞋企业的成长故事。

  1951年,伴随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国营黑龙江五金厂宣告成立。3年后由于国家冰上运动的发展需求,工厂决定试制冰刀。几位工程师以苏联速滑冰刀为样品进行试制,当年10月冰刀试制成功,以“黑龙江”命名。

  1958年秋季,在广州交易会上,冰刀对比试验,结果“黑龙江”牌冰刀将挪威生产的冰刀砍出豁口,自此中国杂品出口公司通过大连口岸向挪威、加拿大、芬兰等地出口“黑龙”牌速滑冰刀、冰球刀25000副,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了“黑龙冰刀”的足迹。

  1992年以齐齐哈尔冰刀公司为核心企业组建了黑龙集团公司。作为当时国内闻名的集团企业,黑龙集团在上世纪末上市,并将繁盛持续到新千年。

  但消费市场的更新换代,让老牌企业产品一下子难以跟上步伐,加之集团经营不善、机制体制不顺等原因,黑龙集团于2011年10月破产,次年齐齐哈尔黑龙冰刀制造有限公司停产。

  伴随着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全线升级,“黑龙冰刀”经过收购重组,再次扬帆,力求通过供给侧改革在冬季运动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上谋求转型,再次引领市场。

  齐齐哈尔黑龙冰刀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单志宏介绍,冰雪运动产业蓬勃发展给了企业以发展的良机,但需要在产品改革上下功夫。去年该公司加速推进产业链条拓展和延伸,成功完成了滑雪板、服装、护具、辅具等产品的阶段性开发,累计开发108个品种的各类产品,生产冰刀鞋18万副,完成产值3533万元。

  面对国内冰雪运动器材几乎被国外垄断的现实,“黑龙冰刀”在秉持传统的同时致力于民族品牌的涅槃重生。

  目前,公司已经筹建了研发中心,大力推进技术升级。公司副总经理胡君介绍,碳纤维刀管、冰鞋等的开发,让产品降低重量、增大强度,目前这些科技创新已全部转化投产。

  公司副总经理宋成君表示,在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黑龙冰刀”还与齐齐哈尔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今年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将购进年产300万副的机器人智能化冰刀生产线,从而推进技术及产品升级,以确保生产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稳定。

  今年,“黑龙冰刀”将继续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加工商保持合作,取长补短,不断拓宽销售模式,预计年产值达到7000万元,并在冰场制做运营、冰雪赛事运营上继续投入,争取尽快上市。

  作为35年的老员工,车间主任许平东颇有感慨:“如今公司产品质量、外观都有很大提升,自己越来越忙,工资也涨了许多。很多原来的老员工现在都回来了,厂子越来越好,我们也乐在心头。”

振兴东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振兴东北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振兴东北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振兴东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振兴东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电话:010--8805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