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樟子松林唱响“大漠风流”

 

2017年08月24日 来源: 辽宁日报

  30年来,护林员李东魁行程20多万公里,忠诚地守护着林场。 资料照片

    从沙化严重的重灾区,到如今的大漠绿洲,彰武人创造了世间罕有的“绿色奇迹”。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由人来创造的,在与风沙搏击的最前线,我们看到了无数为治沙艰辛付出的身影。他们中有党员干部,有科研人员,有普通农民,有退伍士兵;有老一代拓荒者,有中青年扛旗人,还有年轻的新生力量;有的人倾注一生,有的人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是彰武治沙造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英雄群体,就像大漠中那不屈的樟子松,任由狂沙肆虐,我自岿然不动。

    他们是扎实推进振兴发展的辽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优秀代表,一代代传承着“治沙精神”,成为激励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精神动力。

    在彰武县章古台镇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一块写着“大漠风流”的碑石,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绿了章古台,白了少年头”,碑石后面的诗句正是几代人用青春热血换来大漠深处绿树成荫的真实写照。

    六十余载悠悠岁月,他们中有的人走了,有的人老了,但他们开创出的治沙造林事业永远不老,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后来人走上治沙造林一线,用他们共有的执着坚守,唱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漠风流”。

    “只要我不死,还带着大伙儿去种树”

    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曾因风沙侵蚀严重而被宣判了“死刑”。

    8月中旬,记者踏上那片土地,但见满眼绿色,林木挺拔,村容整洁。眼前的景象令人恍惚:这真是大漠深处的村庄吗?

    “没有老支书,就没有这片林子,北甸子村也早就被风沙吞没了。”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邢守龙这样说。

    “泱渀沙漠空,终日胡风吹。”这是20多年前北甸子村的真实写照。村民李万全说:“那时候种地,放眼望去,全是沙子,连个阴凉地儿都没有,中午得带饭,一天不着家,就这样也不知道一年下来能打多少粮食!”

    肆虐的风沙时时刻刻都在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威胁。春耕时节,玉米刚刚在土里发芽,一场大风就被连根拔起,种子钱都赔进去了。

    叹息声和着风沙声,当时还是村委会主任的董福财,心跟着村民一起疼。

    困境中,董福财以共产党人大无畏的勇气和担当精神,毅然把造林固沙这份沉沉的担子扛到肩上。“有困难,共产党员不上,谁上?党员干部不就得干出样子才能服众嘛!”董福财表示,“决不能让这片土地毁在咱手里,共产党员要带头治住流沙。”

    1997年春,董福财贷款一万元,承包了自家附近的13公顷沙地,强拉着被他“说服”的3个人——妻子和两个刚成年的孩子,毅然走上了沙坨子。

    在当年树木成活率仅有35%的情况下,董福财琢磨着怎么解决挖坑难、浇水难、存活难这一系列难题。他把苞米秆子平铺在沙地上,在苞米秆子的缝隙里栽树苗,树立住了;他还摸索出先栽下坡再栽上坡这种由下而上的沙丘植树法,树活了。

    随后,董福财“逼着”11户亲属和身边的共产党员,每家贷款5000元承包沙地,马车拉水上山,人手传递水桶,第一年栽,第二年补,树苗成活率硬是达到了85%。他带领全村400余户村民在寸草不生的沙坨子栽下了300万株树木,风沙减弱,生态改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北甸子在风沙面前保住了,村民们也一点点富起来了。可就在这时,“治沙书记”董福财却病倒了。

    2015年3月21日,因积劳成疾,62岁的董福财带着深深的遗憾,永远地离开了他魂牵梦绕的治沙事业。

    病重期间,董福财依旧牵挂着植树治沙的事,经常对前来看望他的村民说:“只要我不死,还带着大伙儿去种树!”

    董福财走了,村民不会忘记他们的老书记,用20年时间创造出的绿色奇迹。

    坚定的信念,执着的坚守,党员干部的责任、使命和担当,让董福财在困难面前百折不回。而在彰武防沙治沙事业中,董福财式的党员干部不断涌现。

    在沙坨地中,每年初春,阿尔乡人就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穿着迷彩服,头戴纱巾的女同志,带着一帮人在沙地上挖坑、栽树、浇水 ……她就是阿尔乡镇副镇长马辉。

    从1998年踏进治沙造林这一行起,马辉几乎每天都要在风沙口上奋战十几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她总是把饭带到野地,风沙肆虐,饭盒也难以幸免,她就开玩笑说,沙子拌饭,有滋有味。

    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马辉和她的造林队员们都在山上度过,大地当床,星月作被,脸晒得黝黑,手磨出了血泡,嘴唇裂开了口子……10年时间,辽蒙边界46公里长、1000余万株防护林就在“马辉们”的心血和汗水的浇灌中成长起来了。

    干部带头干,群众跟进干。在彰武防风治沙一线,脚下的流沙,成了治沙英雄们磨炼意志的磨刀石,困难面前,信念更坚,愈挫愈奋。

    “绿了章古台,白了少年头”

    从樟子松到彰武松,升级的是品种,传承的是精神,不变的是信念。

    与农业生产的一年一个秋不同,林木从选育到应用再到验证往往需要几十年时间,很多时候,创始者看不到最后的成果。53岁的宋晓东是幸运的。作为现任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所长和彰武固沙造林科研攻关的接棒人,宋晓东的科研攻关方向聚焦到了一个新树种——彰武松,并且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果实。

    彰武松,是在章古台樟子松人工林发现的一个天然杂交树种,具有速生性、抗旱性、耐寒性,特别是无明显病虫害,品质上的很多方面都优于樟子松。目前,彰武松已在黑龙江、陕西、山西等7个省(区)推广。

    彰武松的选育之难,宋晓东体会最深,也早有心理准备,干上这一行,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坚守与执着。一件小事至今令人津津乐道。一次出国学习归来前,宋晓东如饥似渴地将所有学习资料都打包装箱,登机前被告知超载,他就一件一件地扔掉自己的其他物品,资料却全部带回来了。没有什么事会随随便便成功,何况治沙造林呢!

    彰武治沙,成就于樟子松,而这一过程,却充满了挑战与艰辛,那是一段怎样艰辛的岁月啊!宋晓东不无感慨地说:“选育林木良种这一行太熬人了。”

    面对白沙滚滚的不毛之地、国外专家的质疑嘲讽,省固沙造林研究所首任负责人刘斌凭借勇气和智慧,千斤重担一肩挑,创造性地将过去只在高纬度地区生长的樟子松,引到了彰武,引到了茫茫沙海,开创了移植樟子松人工治沙的先例。现在看,刘斌成功了,但是,当年在他的身上,要承担多大的风险和压力呀!有着不平凡经历的樟子松树苗,至今仍是沙荒地植树治沙的重要树种。

    “可以说,没有樟子松的引进,就不会有彰武治沙的成功。正是老一辈治沙人靠拼搏打下的坚实基础,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成绩。”宋晓东一谈起老一代科研工作者,满是敬意。

    苦战30年,在瀚海狂沙中,刘斌率领科技工作者,探索出了以灌木固沙为主、机械固沙为辅,前挡后拉、顺风推进、分批治理的综合治沙方法,被列为我国三大治沙法之一,填补了中国灌木治沙的空白。

    彰武治沙人的精神,让人心生敬意。

    走进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书写着“大漠风流”的碑石。“大漠风流”,这是令多少人心潮澎湃的四个字啊!

    成文博是省固沙造林研究所里的80后,但黝黑的面庞和已经退后的发际线,怎么看也不像一个30岁出头的人。与治沙结缘也算巧合,当年还是在读研究生的成文博,一次跟着老师来考察,汽车路过省固沙造林研究所门口,结果,“大漠风流”四个大字一下子迷住了他:这是啥地方,太大气啦!

    从那时起,“大漠风流”的魅力始终吸引着成文博,并最终促使他扎根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他的同学大多出入于城市里的写字间,而他却每天翻山越岭、与沙为伴,新婚燕尔就要两地分居……但这些,似乎都在成文博的思考之外。在他心里,继续演绎“大漠风流”,值!

    “绿了章古台,白了少年头。”这隽永的诗句,说的是过去,但更指向未来。

    “我有责任保护这片樟子松林不受侵犯”

    这是30年来,章古台林场600公顷林海里的一道独特风景,一个人,一匹马,不分昼夜,无论风雨,默默地独行在林海深处。

    他叫李东魁,自从1987年从部队退伍被分配到林场工作后,就一直做护林员。

    “那时候这里没有路,更没有水和电,买菜和日常用品都要到5公里外的集市去,条件太艰苦了,跟我前后脚分配来的3个护林员吃不了这份苦,一个一个地都离开了。”李东魁回忆道。

    从小在这片沙地上长大的李东魁对当年沙进人退的场面记忆犹新,每当回忆起一望无际的沙丘,再看看眼前挺拔参天的大树,他深感这一片片林子长起来实在不容易,树就是命根子!

    “我父亲也曾是一名治沙造林的战士,我有责任保护这片樟子松林不受任何侵犯!”

    也许当初李东魁都不会想到,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坚守,他一干就是30年。每天至少巡山13个小时,每年有2/3以上的时间都在沙丘上巡查巡护,防火期遇到大风天气,李东魁更是24小时值守,就怕火种被带进林中。

    一个人巡逻、一个人挑水、一个人做饭,那匹老马成为他最忠实的伙伴。和妻子结婚30多年,却过了10多年的分居生活。有一年腊月,大雪封山,妻子牵挂丈夫,决定带着孩子上山过年。腊月廿八这天,娘俩一大早就从5公里外的家里出发,在雪地里跋涉了5个多小时,才赶到李东魁的茅草屋。看着孤苦的丈夫,妻子不禁心酸落泪。无奈中,妻子只好变卖房子,来到他身边。

    30年来,李东魁行程20多万公里,他守护的林场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在彰武这样一个干旱少雨的地区,火灾是极易发生的,因为有了李东魁,600公顷林海也就有了保护神。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甚至在很多年前,李东魁都是默默无闻的,但也正是因为有了像李东魁这样的一群平凡人的坚守,才有了彰武治沙造林事业的发展壮大!

    这是一个英雄的群体!

    65年来,在彰武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视治沙造林事业为生命的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薪火相传。他们一生的追求,已经化作大漠深处那高高耸立的樟子松,永远顶着朝阳,志在蓝天。

振兴东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振兴东北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振兴东北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振兴东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振兴东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电话:010--8805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