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何改善东北的营商环境、促进东北再振兴,近年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2016年,国家出台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后,林毅夫教授的《吉林报告》以及东北“雪乡”事件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如何促进东北振兴也各有观点。2017年7月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王安顺率产业经济研究部、资源环境研究所组成的调研组,对东北振兴和制造业升级和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企业经营状况、企业家的心声进行调研。调研组根据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格局和东北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国研视角的东北振兴建议。
资料图片
“东北振兴”国研观察(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北调研组
为深入研究近年来东北地区在实施新一轮振兴战略、促进产业升级,以及培育增长新动能方面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于2017年7月16日至21日对东北三省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各项措施正在推进,一些政策已经见到了效果,但也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例如,营商环境相比发达地区仍有差距,人才流失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等。调研也发现,在已有系列政策的基础上,有几个方面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可作为当前加快促进东北振兴的主要着力点。
坚决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挥市场主体结构优化的杠杆作用
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中,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位列第二的重要举措。本次调研发现,国企总体经营状况不佳仍是影响东北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
1.国企比重高、民营经济不发达的格局没有明显改变。
2016年,辽宁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在30%左右,吉林省在34%左右,黑龙江省为50%左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3%)10个百分点以上。而辽、吉、黑三省规上工业中国企资产比重分别为48%、50%和60%,同样高于全国平均比重(38.3%)10个百分点以上。
国企发展不好是影响东北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东三省不少地区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或几个国企,当这一个或几个企业因为资源或市场原因进入调整期或下降通道时,整个地区的增长动力就会明显下滑。例如,近几年黑龙江驻省央企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下降,由2010年的512.2亿元下降到2016年的283亿元,年均减少9.4%,对全省的投资增长速度有很大影响。
国企比重高、活力弱还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资源,僵化了体制,影响了营商环境,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辽宁省有7家上榜,吉林和黑龙江各只有一家上榜。东三省上榜民营企业数量占500强的1.8%,显著小于东北地区6.9%的经济占比。
2.建议以混合所有制和管资本为核心进一步全面深化东北国资国企改革。
一是在试点基础上,真正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全面推动东北地区竞争性领域国企(包括在东北的央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非公经济成分在混合所有制中占有的份额不设上限,东北国企的二、三级企业可以从国有独资、绝对控股变成相对控股,根据情况还可以试行员工持股或变成民营控股企业,以实现国有资产的效益最大化。
二是通过划拨部分国企股权给社保基金,或者直接转让部分国有企业股权的方式,尽早解决上一轮改革中未完成的任务,如“三供一业”、厂办大集体等,并且新老划断,让企业轻装上阵。
三是从竞争性领域国企中退出的国有资本,可以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或以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新兴产业领域,也可以直接进入民营企业,获取投资收益,增强民营经济实力。
加快社会保障的全国统筹,发挥财政杠杆作用
东北地区每年都要拿出相当一部分财政经费用于补贴养老金缺口,制约了地方对创新创业、新产业新经济,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降低了对民间投资的吸引力。
1.东北普遍面临养老保险基金压力较大的问题。
由于传统工业比重大,退休人员多,加上人才外流、新增劳动力较少等因素,东北地区多地出现了养老金缺口。例如,吉林省2017年养老金覆盖总人口为715万人,其中在职参保420万人,离退休人员295万人,预计基金总收入638亿元,支出需要838亿元,缺口200亿元。辽宁省企业养老保险支出约2000亿元,企业当年缴纳不到1000亿元,除去国家财政支持500亿元左右,剩下的都需要依靠省里筹措资金。
2.建议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的全国统筹,缓解东北地方财政压力。
从长期看,应尽快推动养老金全国统筹,从根本上解决地方的社会保障基金缺口问题。在过渡期内,建议一方面增加国家对东北社保的专项补贴;另一方面,加大划转东北国企(含在东北的央企)的股份到全国社保基金或地方社保基金,或者直接转让部分国有企业股权,形成稳定的社保资金补充渠道。这样,既减轻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压力,也能促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增加政策倾斜并发挥地方能动性,发挥产业升级的杠杆作用
东北地区在不少产业上具有潜在优势,但需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优势产业成长。
1.支持东北地区氢能源汽车的研发和试点。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重点支持的产业,但在技术路线选择上,目前更加偏向锂电池,对氢燃料电池的重视程度相对不高。但是东北地区气温较低,锂电池性能差,锂电池汽车难以发展,而氢能源汽车既属于未来新能源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更加符合东北地区的特点,建议国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在东北地区开展氢能源汽车的研发和试点。
2.进一步打造东北农产品品牌,提高优势产业的效益。
一是要完善提高东北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要适应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参考日韩等国经验,从生产环境、农药使用到加工、储存、质量标识等各环节对东北农产品生产进行全面规范,以更高的标准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二是打造一个高效可靠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和信息查询体系。建议增加资金支持,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监督检验机构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质保防伪各环节进行全面监督抽查,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便捷的质量信息查询系统。
三是加大对东北农产品的打假力度。发挥企业、协会和政府的力量,着力查处各地区的假冒问题,提高消费者对东北农产品的信心。
3.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产业吸引力。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因素,东北地区不少产业的平均成本较高,不利于吸引投资。建议参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东北的国家鼓励类产业按15%税率计征企业所得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辽宁与吉林、黑龙江虽同属于老工业基地省份,但一直以来在中央各类专项转移支付政策上,按照区域因素将辽宁视同东部发达省份,而辽宁省的人均GDP水平,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全国第4位,下降到2016年的第14位,因此建议给予辽宁与黑龙江、吉林相同的区域性转移支付补助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北调研组
调研组组长:王安顺
调研组成员:赵昌文 高世楫 来有为 王晓明 魏际刚 许召元 宋紫峰 韩慧 孙成龙 周毅 胡秀蓉
执笔人:许召元 王晓明 魏际刚 宋紫峰 周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