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延的小兴安岭脚下,林都伊春的西南面,有一个不大的县级市——铁力。这里的铁力市人民医院,结合医改的目标要求,不断提高诊疗能力、护理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实现了让域内居民“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
创新技术引进设备提高诊断治疗能力
医院院长史家明原是一名出色的骨外科主任,是享受省政府津贴的专家,对提高医生的技术水平极为重视。他说:“无论是哪种所有制医院,无论发展到什么时代,对于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能力,永远是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能力。”
正因如此,医院鼓励支持各科室不断开展新技术,国家规定二级医院应该治疗的疾病,在这能够治疗的达到95%以上。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开展了大量的拓展项目。例如:骨外科成功开展了颈椎前、后路手术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完成了伊春地区首例关节镜手术和首例断指再植术;普外科的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曾参与国外的学术交流;脑外科开展了脑动脉瘤夹闭术、脑胶质瘤切除术、脑膜瘤切除术、脑血管造影术、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妇科开展了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微创技术也发展迅猛,普外科、妇科、骨外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的微创手术量,已占到手术总量的60%。
为适应肿瘤、泌尿外科患者越来越多的情况,医院整合有关科室力量,创建了肿瘤内科、泌尿外科等科室。肿瘤内科建立以来,与省肿瘤医院同步开展个性化化疗,得到患者的普遍认可;泌尿外科成功实施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肾囊肿去顶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输尿管镜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碎石取石术等多种手术。内一科东北第一家基层版胸痛中心获国家认证,在治疗心梗死方面取得巨大成绩,其下属介入中心自2015年9月建立以来,已为心脏病人做了1072例造影和252例支架,为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急诊PCI,为5位患者植入了起搏器。内二科卒中中心得到国家卒中中心认证,在使用抗凝血药物治疗脑梗死方面取得显著效果。为收治更多病人并保证医疗质量,医院又成立综合内科(内五科),进一步为百姓就医提供了方便。
2011年,医院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了DR数字X线机、数字胃肠机、四维彩超等医疗设备;2012年,为提高诊疗水平,方便群众诊断,投资1400万元引进CT、核磁;2013年投资700万元,新建2600平方米国家级标准层流手术室;2014年初对透析室和化验室进行扩建和改造;2017年,在地方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下,斥资1.66亿元在新址按照三级医院规模建设新的综合大楼,并采购了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多层螺旋CT、3D腹腔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集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等大批全新的医疗设备。
医院建立了紧急医疗事件应急响应系统,使院内全部医疗资源能够实现有效整合,为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创造了条件。改造装修了120急救车,配备了先进的急诊急救设备,采取经常培训等方式,提高急诊急救的反应速度,有效保证了县域内百姓急诊急救的需求。重新装修了急诊ICU病房,进一步完善了病房各方面的功能。在2010年手足口病防治和一起突发事件中,医院都迅速抽调人员筛查和防治,及时搞好接诊伤员的救治,使工作顺利、有序、高效进行,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14年6月、11月,鹤哈高速公路两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医院都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点,成功开展救援和治疗,受到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领导的赞扬。2019年,铁力在全市域内配置AED,他们又承担了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任务。
加强学习开展合作打造医疗人才队伍
这所医院重视人才的培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着力打造出一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
“十三五”期间,医院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共组织业务学习和各种培训220次,其中外请专家49人次,包括北大等全国著名院校专家教授。学习覆盖全院医护及管理人员,内容包括医疗技术、护理技术、医学检验、输血安全、流行病学、心肺复苏(CPR)、应急预案解读、医院管理等。临床科室内部每月举办一次业务技术讲座,着重研究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氛围,提高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医院还选派各科人员参加各级医学会组织的各种学术年会及培训班1000余人次,促进了医务人员与外界的学术交流,其中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200余人次,派出进修人员76人次。自2016年以来,派出护士参加培训185人次,其中有15人获得专科护士证书。2018年12月,普外科主任李国彬以中国大陆唯一二级医院代表身份到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参加单孔腹腔镜国际学术交流,在国际医学界展示了中国大陆二级医院达到的高度。通过培训,使大量原本只能转院治疗的疾病在本地得到治疗,如腹腔镜技术、关节镜技术、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冠脉造影支架技术、胃肠镜微创手术技术等,都早已成为常规项目得到普遍开展,让人民群众不出本县就能够医治那些看起来很难医治的疾病,真正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该院肿瘤内科积极与省肿瘤医院合作,提高了技术水平和临床效果,解决了患者在省城化疗不方便、费用高等困难;内二科等科室通过“三九互联网医院”与北京各大医院合作,开展了实时线上远程查房,对疑难病例进行分析并提供教学帮助。医院以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为枢纽,与省城三级医院和市内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合作,组成覆盖整个县域的诊疗网络,一方面规范了相关病种的诊疗流程,提高了诊疗水平,使严重影响群众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诊断治疗能力。
随着医院实力的增强和各方面条件的改善,许多曾在外地求学和供职的人员大量回归。现被合作单位借用的中医院眼科主任刘洪彬,同样被借用的中医院内二科副主任王旸,医院现任药剂科主任郝营丽,都是拥有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毕业后受到人民医院各方面条件的吸引来到这里工作。
革新管理落实责任提高护理服务能力
护士的护理能力无疑是医院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为此,铁力市人民医院多年来始终重视护理能力的提高。
从2014年起,医院在外三科病房患者中推行病人标识腕带,使用PDA扫码识别患者身份,记录患者病情和用药情况并随时上传到医院局域网络,2017年初在各科室全面推广。使用这种电子仪器,全院护士再未出现过差错。2017年底,医院先后在外三科、急诊科、外一科等科室和综合病区推广使用平衡车,解决了长期以来因病区大、走廊长造成的护士走路太多、工作量过大问题。通过这些先进的高科技设备,有效地减轻了护士的劳动,真正实现了把护士还给患者。
从2012年8月起,对护理人员实施垂直管理,即将全院护理人员由原来归各临床科室管理,改为归医院护理部管理,在减少护理岗位的同时,进一步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让她们在加大工作量的同时增加了收入,也节约了病房。2018年1月,医院兑现了护士的职称工资,实现了护士与医生的“同工同酬”,进一步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医院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支持外三科护士长宋风英组建了“凤英护理小组”,并到台湾医院、邵逸夫医院学习先进的护理经验加以推广,在全院护士中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努力“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确保了护士长和护士在职、在岗、在位,为病人提供更全面、安全、周到的护理服务。
大病就在本院治疗
十几年前,铁力人看病非常不容易,稍微复杂一点的病,就只能到省城去看。那时交通条件较差,去一趟哈尔滨市的医院很不容易,很多人因此耽误了病情。如今,这些都已成为历史。
让我们看几个近年的病例。
患者王某,男,64岁。8个月前发现下肢无力,走路有踩棉花样感觉,近半年加重致双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多处就医无果,经骨外科钟斌主任检查确诊为胸3-4平面脊髓肿瘤。手术风险:1.肿瘤生长于脊髓,切除中易损伤脊髓神经和血管,后果极其严重;2.胸椎外形一致,且术中X光透视范围小,侧面有两肩关节阻挡,确定需手术胸椎位置难度大;3.患者吸烟饮酒,患有脑梗死、高血压,身体状况差。
为做好这台高难度手术,钟斌主任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确定了最佳入路方式,将脊柱稳定性保护作为术前预案重点,最终成功完成这次手术。术后第一天患者就兴奋地说:“大夫,我的腿又能抬起来了!”
近几年来,医院每年均成功完成全髋与膝关节置换手术、腰椎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髋臼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颈椎与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腰椎滑脱与椎管狭窄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植骨内固定手术、膝关节镜下的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高龄患者粗隆间骨折PFNA手术、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以及各类复杂骨折手术700余例。
患者秦某,男,50岁,因“失语,左侧肢体不能活动2小时”入医院内二科,经李辉主任诊断为脑梗死,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溶栓一小时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4级,5小时后,左侧肢体肌力再次下降至0级。经复查头部CT及血凝5项,给予阿加曲班静点。这是我院首次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24小时内给予抗凝药物,疗效非常好,患者很快康复。现经常来院复诊,生活完全自理,可以开车出行。
患者穆某,女,71岁,因“体检发现腹腔巨大包块”入医院普外科。该肿瘤直径约18cm×15cm,确诊为腹腔恶性肿瘤。患者高龄,且肿瘤巨大,手术风险高,患者及家属要求转院。经李国彬主任沟通,患者表示信任医院,并认可李国彬主任的能力。很快在全麻下行完整切除腹腔肿瘤,治疗效果很好。
患者郑某,女,73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约3个月”到外一科住院治疗。患者曾就诊于哈市某院,因心衰等疾病包括高龄等因素,被告知手术风险大未进行手术。在该院泌尿外科由李玉龙主任手术治疗,行右肾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一周时间出院。
患者曲某凤,女,52岁,因“突发头痛、头晕伴呕吐约一小时”入院。入院前及检查时意识朦胧,多次恶心呕吐。门诊查头部CT,以“脑出血”收入外三科住院治疗。龚振林主任给予局麻下行微创脑内血肿碎吸术,术后给予对症治疗并定期复查。出院时患者意识清晰,语言流利,一般状态良好,头部手术切口愈合良好,肢体活动自如。
以上病例,在县级医院都具有较高难度,过去都要转上级医院治疗。如今在铁力市人民医院,类似病例每天都有。
作为一所公立医院,医院始终把方便群众就医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对于医院的未来,史家明院长充满信心。他说:“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付出努力,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一定会不断得到提高。”(记者邱成吴树江)
原标题: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护理服务能力 铁力医院让百姓“大病不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