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走过你温暖的帐房,静静追寻风中水草的芳香,扎西德勒,我的家园……”对于沈阳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领队王健来说,这首《扎西德勒》句句唱出了他的心声。援藏的日日夜夜,王健在巍峨的唐古拉山脉下净化心灵,也在高原反应的作用下头痛难眠,他和队员们不畏艰苦扎根藏区,深入牧区与贫困牧民结对子、认亲戚,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脱贫攻坚中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三年援藏行,一生西藏情。那个离天空最近的地方,那个仿佛伸手就能摘下星星的地方,就是我的第二故乡。”王健深情地说。
三赴唐古拉山深处牧区 认“穷亲戚”帮脱贫
沈阳市对口支援的西藏安多县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中的深度贫困县,自2016年沈阳市第八批援藏干部来到安多县,就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任务。如何让有限的援藏资金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呢?深入牧区了解民情,一家一户想对策,是王健想到的一个办法。
“藏区山高谷深,交通不便,有很多偏远的地方,就连当地的干部都没去过,可我必须得去,没亲眼见到牧民的贫困生活状况,怎么精准扶贫呢?”王健告诉记者,三年来,他跑遍了全县13个乡镇数十个行政村,还认了6户“穷亲戚”。
住在唐古拉山深处牧区里的论珠一家,是王健认的“穷亲戚”之一。为帮论珠一家脱贫,王健曾三次来到雁石坪镇。前两次因山区冰雪融化阻断交通都进不了山,直到2018年底,王健趁着青藏高原的冬季,驱车沿着冰冻的河面才进入大山深处,找到了论珠一家所住的游牧点,带去了急需的过冬用品。“他们生活的地方高寒缺氧,牧帐里又脏又乱。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我心里挺不是滋味儿。”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王健帮论珠的儿子找到了一份生态性岗位的工作,每月为家庭增加收入3000余元。
招商引资筹措资金 开发扶贫产业项目
在王健看来,招商引资发展扶贫产业项目,才是安多县实现持续稳定脱贫的治本之道。为了扶贫产业项目能够顺利投产建设,王健带领队员们四处调研谋划对策,积极沟通落实资金。让王健和队员们欣慰的是,沈阳对口援藏以来最大单体项目——安多县扶贫产业楼在大家的不懈的努力下,终于竣工并投入使用。
“扶贫产业楼是跨批次的项目,促成可真不容易。”王健告诉记者,在第七批和第八批援藏干部轮换交接时,由于种种原因,扶贫产业楼项目的规划有所调整。他刚接手时,项目的后期资金起初是没着落的。“但是我们没有放弃,而是多次向对口支援部门争取,才让这个项目得以促成。”王健骄傲地说,“2017年5月,这个楼建成并投入使用了,我们还从内地引进企业,把产业楼承包出去,一包就是10年,这对安多县来说是一大笔收入,完全可以用于脱贫和民生领域。产业楼项目也为当地部分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在雪域高原书写沈阳援藏精神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援藏?我说,再远的边疆,也要有人去守护,我愿意舍小家顾大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作为援藏干部,王健三年来始终坚守在高原,用坚强意志对抗着高原反应给身体带来的强烈不适,用耕耘奉献书写沈阳援藏干部的家国情怀。
“藏区牧民穿着崭新的节日盛装站在路两旁,手捧洁白的哈达,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回想起几天前离开藏区时,牧民们欢送沈阳援藏干部的场面,王健忍不住热泪盈眶,“蓝天白云下的那个场景,我一辈子也不会忘。”
三年援藏经历,王健始终以自己的坚守和奉献,在雪域高原书写新时代的沈阳援藏精神,虽然身体上留下了“后遗症”,心怀 “忠孝难两全”的遗憾,但王健依然无怨无悔。“我收获的,是精神上的财富!”王健说,“海拔高目标更高,风沙硬作风更硬”成为他新的“座右铭”。语言不通、民俗迥异、高寒缺氧、风沙肆虐,这些原本以为难以克服的困难,磨砺了王健的意志和品格,也让他找回了忠诚担当、甘于奉献的初心。(记者 唐心萌 杜梦雅)
原标题:
三年援藏行 一生西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