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9月27日电题:从苦难走向光明,赫哲人70载唱响新船歌
新华社记者孙英威、何山、闫睿
由仅300余人到5300余人,由居无定所到生活无忧,新中国成立70年来,渔猎民族赫哲族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从苦难的旧日子走向光明的新生活。记者近日走近广大赫哲族同胞,他们说,民族70年的变化翻天覆地,相信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新中国成立,让赫哲人迎来新生
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人,依山而猎,沿江而渔,性格中自带纯朴豪放。他们勤劳智慧,能歌善舞,但也饱经苦难。
“当年,日本侵略者把赫哲人强行赶到远离江岸的沼泽地,编入部落。生活条件差,又缺食少医,不少人得病去世了。”生活在黑龙江省同江市的85岁赫哲老人尤桂兰回忆。
“如果没有共产党,我们这个民族怕是早就不存在了。”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民族文化村,68岁赫哲人尤秀云经常给游客讲起民族过往。
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尤秀云说,在她小时候,父辈们外出打鱼,一次就要十天半个月。集体捕鱼时,大家会选择一位有声望的人,主持全程生产和分配。
9月的一天,尽管凌晨3时就起来排队,但临近中午,尤双喜才等到出船的号。生活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的他,打鱼已有43个年头,“上世纪80年代,国家给我们配发了机器船,赫哲人彻底告别了人力划桨时代。”
后来,政府又在赫哲族聚居区实行“渔农并举”。1985年,赫哲人孙玉民和八九个年轻人,驾驶着国家拨给的两台崭新拖拉机,到哈鱼岗开荒种地,“从那时起,赫哲族逐渐形成以农为主、以渔为辅的生产格局,生活日渐富裕。”
70年来,赫哲族经历了从濒临消亡到定居渔猎,从单一捕捞到渔农并重、再到目前多业并举的跨越式变迁。
在祖国大家庭关爱中奔入“小康”
在尤桂兰生活的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整齐的街道间,并列着一排排花园式二层小楼。村内广场上,老人和孩子们饭后正沐浴阳光,遛弯打趣。
“2013年8月,村里遭遇特大洪水,农田被淹,房屋被冲毁。灾后,国家帮我们重建了美丽家园。”同江市委常委、八岔赫哲族乡党委书记高学智说。
村里醒目处展示赫哲族发展变化的一处展览,不时吸引来访者驻足。照片无言,印记着一个少数民族“旧貌换新颜”、率先奔入小康社会的70年不平凡岁月。
“小时候,一家人住在地窨子里,土话讲‘在地上挖坑就住’,住了10多年。后来和叔叔家一起盖了3间平房。”75岁赫哲人尤玉凤指着展板照片说,“没敢想,这辈子还住上二层小楼了,打开水龙头就有水,冬季有地暖,脚踩地板也不怕。”
走进孙玉民所在的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景色秀丽。这几年,村里给大伙盖起了赫哲新村,当地最后一批茅草房的主人也搬了进来。
从捕鱼到务农再到写作,孙玉民近年来专注于记录赫哲风采。去年,他创作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剧本《赫哲神舞》成为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提名剧本。
“从‘活下来’到‘过得好’,赫哲人和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奔向美好生活。”孙玉民说,自己要把赫哲族70年的精彩变化更多地讲给大家。
把民族优秀文化永续“传唱”
“自从来了共产党,我们的生活多美好。”八岔赫哲族乡伊玛堪传习所内,大家载歌载舞,唱起民族歌谣《乌苏里芒目》。尤玉凤说,他们一周来学习两三次,学员从10岁孩子到70多岁老人都有,大家已经会唱10多首传统歌曲了。
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源于生产生活的伊玛堪艺术,亦唱亦说,主要颂扬赫哲族民族英雄和精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口口相传到规范化传承,同江已建立起伊玛堪国家、省、市、县四级传承人体系,为学员们开展现场教学和微信授课。“伊玛堪是世界艺术瑰宝,努力传承好伊玛堪是我的荣耀。”国家级传承人吴宝臣说。
晾晒大马哈鱼皮,制作鱼皮衣、鱼皮画、鱼皮挂件,赫哲人从渔猎文化中衍生出的传统生活方式,如今正成为发展经济的卖点,也让赫哲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去年合作社线上线下接单,销售额50多万元。”在海珠手工艺品合作社,赫哲人王海珠告诉记者,社员们参与热情很高,有的人一年就挣了1万多元。
近年来,赫哲族聚居区发展起民俗体验游,一些人家把住宅改成了家庭旅馆。2016年以来,仅八岔、街津口两乡就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亿多元。
全国人大代表、赫哲人刘蕾说,赫哲人走上幸福路,人民的江山万万年,幸福的生活仍在传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