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德城镇化研讨会会议现场。
第七届中德城镇化研讨会29日在吉林长春举办。与会的中德专家呼吁,两国都面临着与城镇化相关的相同挑战,两国应加强合作,通过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决策和公众及专家参与等方面的工作,为两国推进城镇化和城镇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德国基民盟前议会党团干事长伯恩哈德·卡斯特说,城市化、城市和空间规划、交通、环境和数字化等主题在两个国家都是热门话题,中德两国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使彼此的经验交流和学习变得十分宝贵,研讨会为中德相关人士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为互学互鉴和增进合作提供了机遇。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宋敬武表示,德国城镇化起步早,强调城乡生活等值化。在去中心化模式下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城市群,大部分人口生活在中小城镇,也能享受均衡分布的行政资源、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这些都值得中国各地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学习借鉴。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国地区城市化与城市建设负责人彼得·赛乐认为,德中两国迄今获得的经验有助于相互学习,并可以通过在综合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背景下共同实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
此次会议主办方之一的长春市是知名“汽车城”,拥有中德合资的一汽-大众等合资企业和长期在此工作生活的大批德国专家。长春市副市长周贺表示,希望德国专家和机构企业与长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中德示范性城镇项目。
会议还发表了《长春共识》。《长春共识》指出,应正确认识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与长远趋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充分利用好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借鉴德国各城市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破解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长春共识》提出,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要努力提高外来人口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城镇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同时,强调要保护生态安全,注重生态文明,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
“中德城镇化研讨会”是落实中德两国城镇化伙伴关系的机制化品牌项目,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在中国共同举办,已在徐州、沈阳、包头、成都、济南、许昌成功举办过六届,本届研讨会主题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中德的经验与实践”。(张建、张博宇、邵美琦、金静秀、陈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