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污染防治。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确保实现阶段性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明确方向。
环境就是民生。保护生态环境依然是今年全省两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如何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如何守住绿水青山,如何让百姓享受到污染防治带来的红利,提升幸福感?代表委员纷纷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建言献策。
不断创新 守护“吉林蓝”
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等级优130天、良189天,优良天数比例89.3%。长春市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综合评估中位居第一位。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近年来,我省着重抓好秸秆禁烧、计划烧除、秸秆离田等工作,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蓝天持续‘在线’,老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何蔷薇委员为大气污染治理点赞的同时,也提出自己的想法:要想“蓝天在线”持续,必须更精准地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管控。
“2019年,前郭县创新工作举措,在秸秆禁烧、秸秆离田等方面实现较好工作成果。”何蔷薇介绍说,前郭县白依拉嘎乡实施的“蓝天卫士视频监控”项目,用“互联网+”监管模式,实现秸秆禁烧监控工作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构建了“点、线、面”的立体式监控网络,实现秸秆禁烧的及时预警。
她建议,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工作的精细精准管理,着眼长远,创新手段,实施远程科学管控,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疏堵结合谋划秸秆综合利用途径,最终实现大气污染防治水平整体提升。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必须“久久为功”
秸秆焚烧问题一直是我省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是解决秸秆问题的当务之急。
“今年,全省各级政府加大秸秆禁烧力度,空气质量持续变好,但秸秆综合利用仍需加快进程。”蔡鸿亮委员针对秸秆问题,提交了关于“加快秸秆能源化利用”的提案。
我省秸秆产生量较大,每年都有秸秆被废弃或露天焚烧,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2019年,我省印发《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该《方案》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能源局、省畜牧业管理局5个部门联合印发,确定了集中用3年时间实现秸秆全量化利用的目标和具体举措。
“我省的秸秆综合利用大有可为。”蔡鸿亮介绍说,目前我省生物质供暖面积居国内首位,生物质成型燃料供暖面积达2000万平方米,实施秸秆还田和能源化利用的“两轮”驱动战略,是促进我省秸秆综合利用的必由之路。
蔡鸿亮建议,要综合施策,在尊重农业、能源等行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将秸秆综合利用与建设现代农业、乡村振兴和促进生态建设、治理雾霾相结合,统筹秸秆综合利用,建立秸秆能源化利用政策体系,久久为功,实现秸秆综合利用。
将污染防治攻坚战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污染防治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内在要求。
“工业提标改造、能源结构调整、汽车尾气治理、秸秆综合利用、施工扬尘控制、垃圾全封闭式清运……过去一年,我省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取得良好成效。”丛艳辉委员为今年长春的空气环境质量点赞,“大气污染治理是老百姓感受最直观的环境问题之一。天蓝了,百姓的幸福感自然就提高了。”
“污染防治攻坚战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生态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切实保护好青山绿水,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厚生态财富。”陈雷代表说,要认真落实好报告中的一系列举措,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提高污染排放标准,深入推进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严格环保法律实施,大家携手行动,一起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吉林。(记者 刘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