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深哈合作战略机遇面前,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积极行动,通过务实举措,实现南北联动,互利共赢。
制定对口合作实施方案、分批次组织干部赴深圳挂职锻炼和交流学习、与深圳大学合作联动培养人才、点对点跟踪招商加强产业合作……如今,随着深哈合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深圳基因”植入哈尔滨新区。仅2019年,新区推进深哈合作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964亿元,其中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宝能经贸科技城、翼宁全智能立体停车系统仓储系统研发生产、香港卫视东北亚总部基地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在这些大项目建设的同时,深圳优秀的管理人才也北上创业,他们带来深圳的先进理念和创新思维,通过“带土移植”深圳经验、结合新区实际再创新等实践之举,在哈尔滨新区建设深圳的“飞地”,打造龙江的“特区”。
招投标评定分离政策、新型产业用地(M0)政策、单元规划编制方法……2019年,一项项创新机制和前沿政策陆续在哈尔滨新区试行,来自深圳的产业运营团队带着先进的经验做法,为新区的这片沃土根植下了“深圳基因”,并逐渐孕育出一个个富有深圳特色的“新区创造”。
机制创新——“带土移植”落地生根
11月15日,哈尔滨气温已降至零下15℃,哈尔滨首个“飞地经济”项目——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科创总部项目一期一标段地下室正负零结构封顶,比计划工期提前15天。
从项目动工至地下室正负零结构完成共101天,这样的效率,让从深圳来的9人团队倍感欣慰。在哈尔滨派出的8人团队配合下和各部门的支持下,他们不仅创造了项目建设的“深圳速度”,更“带土移植”了多个深圳经验。
“为了丰富业态,高效利用土地,我们把深圳的M0政策直接‘拿’过来,用在了1.53平方公里的核心启动区,科创总部便是首个适用项目。”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经营部部长孙永成告诉记者,新型产业用地(M0)是为适应传统工业向新技术、协同生产空间、组合生产空间及总部经济、2.5产业等转型升级需要而提出的城市用地分类。“传统产业用地容积率偏低,而M0的容积率最高可达6.0,M0更集约化、更高效。”孙永成说,新型产业用地(M0)还有一大优势就是功能更完善,由传统的生产+配套转变为生产+研发+办公+配套等混合功能。以科创总部项目为例,这里集合了展示、会议、研发、办公、柔性生产、居住、商业服务等10种功能,丰富的业态可以满足企业生产及生活需求。
与此同时,深哈产业园区采用深圳现行的单元规划编制方法对园区进行科学“切割”,打造“五小街区”。“园区以步行便捷、可达性强的社区服务布局为目标,按照100米~200米延长规划成一个个小地块,每个小地块周边随之配套生活所需要素,进而形成5分钟、10分钟及15分钟生活圈,让人生活更惬意、舒适,园区5分钟生活圈将达13个。”孙永成说。
从规划到现实,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建设团队,为此,深哈产业园区引入深圳招投标评定分离政策,全国甄选优质团队。目前,该政策已惠及10余个企业。
“作为大的监理公司,在投标中唯一能做的就是完善投标文件,而小的监理单位会走‘偏门’,个别评标专家也存在打分不公等情况,所以每次投标时既得凭实力,也得靠运气。”深圳市东部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总监李景山说,招投标评定分离将评标和定标作为相对独立的两个环节进行分离,一定程度上破除评标专家“权力大、责任小”的权责不对等地位,同时将定标权重新交还给招标人,增强招标人对项目的责任意识,实现“责权归位”,也还投标人一个公平、公正的投标环境。
投标评定分离政策、新型产业用地(M0)政策等接续落地,这是深哈产业园区落地仅半年来“带土移植”的政策及创新做法,目前该产业园区正积极探索“1+N”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推进土地作价出资办法、审批事项互通互认机制、高层次人才个税减免及人才引进奖励等。
理念提升——企业至上服务精准到位
让企业为政府服务打分,用“好差评”制度倒逼政府提升服务能力。这是哈尔滨新区孵化器服务公司企业服务中心推出的创新做法。
为创造一流营商环境,2018年末,新区孵化器服务公司主动对照深圳模式,转变服务理念,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建立了具有新区特色的孵化器服务公司企业服务中心。该中心不定期召集区内在孵企业举办服务质量测评会,现场听取企业发展难题,回应企业诉求。
“政府部门做好服务是本分,服务不好是失职。”孵化器服务公司总经理李宁说,“好差评”制度,打破原有用人机制,倡导“谁服务,企业选”,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检验服务效能的唯一标准,对企业服务中心窗口服务人员进行评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这一企业至上的服务理念正在新区生根发芽。
而催生这一理念的,还有来自深圳的人。
在哈尔滨松北(深圳龙岗)科技创新产业园(简称深哈科技创新产业园),作为园区负责人的李建东没有待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而是选择坐在服务窗口,时刻准备着为来访企业答疑解惑。他说,企业是园区发展的关键引擎,要始终秉持企业至上的服务理念。
作为深圳方派来的负责人,来哈一年多来,李建东的工作理念也感染着园区运营团队的哈尔滨人。“以前服务企业,更多是等企业‘找上门’,而现在是主动‘走出去’,帮助企业出主意,跑市场。”园区工作人员孙宇告诉记者,为企业服好务,最主要的是落实好每一项政策,解决好企业的每一个需求,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且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政策红利。
政策优化——“深圳基因”本地“传承”
“入围新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激励’政策奖励名单,眼看就能拿到20万元的奖励,太开心了!”黑龙江龙测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玉贝表示,入驻半年便可获得这样的政策奖励,这不仅坚定了企业留在园区发展的信心,更能加快企业发展的速度。而这份深受好评的政策红利仅是深圳政策在新区传承发展的一个缩影。
复制应因地制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激励’是我们结合新区实际,从深圳产业园区复制的企业管理运营经验,主要是以资金的形式奖励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起初,这一政策只针对园区内的企业,在我们建议下,目前这项政策惠及范围已经扩展到了整个新区,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新区。”深哈科技创新产业园负责人李建东说,今年5月份,深哈科技创新产业园作为该政策的受理部门开始接受企业的申请,据统计,新区内共有16家企业通过了审核,公示后将陆续获得相应的奖励。
为吸引企业入驻,帮助企业减轻生产成本,深哈科技创新产业园借鉴深圳经验,为产业园量身定制了“房屋租金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激励”“创客创业项目激励”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激励”等4条产业扶持政策。
同时,作为首个深哈合作项目,深哈科技创新产业园还根据项目实际招商需求,进一步创新政务服务方式,率先在哈市实行异地审批办理营业执照。“深圳的企业想落户深哈科技创新产业园,在深圳大运软件小镇设立的哈尔滨新区综合服务窗口就可递交材料办理,该窗口受理后,将信息直接反馈给松北区行政服务中心,松北区行政服务中心接到深圳提交的材料后,无需审核直接通过,这样,企业仅需5天便可收到松北区邮寄到的证照。”李建东说,目前深圳3家企业通过异地审批窗口办理了营业执照。(记者薛婧李爱民陈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