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3月23日电题:左手抓防疫 右手抓脱贫——吉林驻村第一书记返岗记
新华社记者郎秋红
从正月初三开始返岗,初七全部到位,在过去的50多天里,吉林省140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复产、脱贫攻坚,在两个战场冲锋陷阵,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定心丸”。
到一线去
7小时,600公里,正月初三,汪清县复兴镇金苍村第一书记刘志峰和几名驻村工作队员一口气从长春开车赶回村里。
汪清县是国贫县。刘志峰2016年从吉林省人社厅下派到金苍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疫情,回长春过年的刘志峰如坐针毡。
不能等了。妻子即将去湖北支援,儿子只能送父母家。走前他又从家里搜罗出几十个口罩带在身上。
设卡点,测体温,入户排查……村里防疫物资奇缺。他一边把自己带来的口罩发给村民,一边向人社厅紧急求援。
这个春节,像刘志峰一样提前返岗的驻村第一书记很多。到正月初七,全省140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已经全部到岗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
长岭县大兴村第一书记韩文利、顺山村第一书记何俊良为村里协调口罩、防护服、消毒喷雾器。
龙井市大箕村第一书记魏来利用远程视频设备组织村民“隔空对话”,减少人员接触。
长春市双阳区小石村第一书记张敬涛开通“热线”,为村民采购物资并送货上门。
看着驻村第一书记忙碌的身影,村民说,“你们在,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复工复产
严密防控、死看死守一个月后,吉林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应急响应从一级降为二级,复工复产迫在眉睫。可是,在家久了,村民对疫情有了心理阴影,“穷就穷点,不想出去了。”
长岭县高家窝堡村有500多人在外打工,今年春节回来了一半。多在家一天就少一份收入,不利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驻村第一书记曹伟一边给村民讲形势,消除恐惧心理;一边联系用工单位。“企业一定要靠谱,防疫工作要到位。”在他的努力下,全村已经有120多人再次出门务工。临行前,村里给每个人带上足够的口罩和消毒液。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全省驻村第一书记率先行动。
双辽市清沟村第一书记胡永超通过多种渠道购进各类建材,为去年投资建设的2万平方米育秧工厂提供基建保障。
东辽县双福村第一书记王小铁积极与省农科院联系,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为春播做好准备工作。
洮南市建业村第一书记李阳与种子公司沟通协商,为贫困户提供成本价种子和化肥并免费送货上门。
眼下天气转暖,全省驻村第一书记正在全力抢抓农时,组织春耕备耕,把疫情影响降到最小。
破解难题
“我们这是长白山松子,绿色无污染。土法炒作,物理开口。”
靖宇县景山村第一书记王德勇没有想到,因为疫情影响,他竟然当了一把网红。拿着产品,对着镜头,在直播间卖松子。
这次疫情中,吉林农民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物流受限,特色农产品滞销,其中很多是扶贫项目。
长春市双阳区14000斤“婆婆丁”卖不出去要开花了,白城市洮北区80吨大蒜滞销要长芽了……
为破解农特产品“卖难”问题,吉林省委组织部整合各方面力量,上下联动,开展“第一书记代言”和“村书记代言”活动,助力农村积压滞销农特产品销售。
“我们村的榆黄蘑金黄油亮,菌盖光滑,质量没问题。”
“我们村的黏豆包软糯香甜,可蘸白糖,可用油煎,几个黏豆包下肚,就知道多顶饿。”
“横道河子手工粉条,选用优质土豆,自然风干,Q弹柔润。”
全省驻村第一书记纷纷上阵,在媒体代言,在网上直播,联系电商,甚至亲自送货……
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等积极响应,帮助售卖。许多因疫滞销的农产品正在打开销路,有的已经售光。王德勇直播4小时,订出2万单,货值100多万元。
脱贫产业要抓,就业难题要破,乡村环境也要治理。
长岭县大兴镇永胜村这几天开始清理街道,打扫村部,要“木见本色,铜铁放光”。前两年村里修了18公里水泥路,清理了3000多立方米垃圾。去年村里又种了7000棵景观树,家家养起万寿菊。
“越是困难,越不能丢了精气神。”驻村第一书记赵志明说,“虽然东北的春天来得晚,但是一定会来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