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3月27日电近两年来,中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把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使得过去秋冬季、春播前田间因焚烧秸秆产生的浓烟重雾消散不见。
去年秋冬,黑龙江省通河县启农现代农机合作社找到了一种秸秆还田的好方法:先给秸秆喷一种微生物腐熟剂,然后再将秸秆翻埋到地下30厘米深处。经过腐熟的秸秆在地里更容易腐烂,保证全量还田。
“当时我们30多台农机一起喷,半个月就干完了4万亩地,把2万吨水稻秸秆还了田,现在这4万亩地都已达到待耕状态。”合作社理事长安永全说。
黑龙江有中国最多的秸秆资源,每年资源量达到1.3亿吨,可收集量超过1亿吨。千百年来,秸秆一直是乡村土灶的柴火,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户的燃料越来越多元,于是一些农民选择用大田焚烧方式处理秸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峻挑战。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近几年黑龙江加大秸秆综合利用,仅去年省财政就投入43亿元,重点围绕秸秆还田等方面制定11条具体政策措施,并把以还田为主的肥料化利用作为秸秆处理的主攻方向。
沉睡一冬的黑土地正在苏醒,黑龙江省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型农机已检修完毕。“这是水田翻埋作业机具,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下地作业了。”合作社负责人赵德山说,通过翻埋实现秸秆还田,提高黑土地肥力。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李世润说,今年春季还将通过玉米秸秆免耕覆盖还田、水稻秸秆旋耕还田和本田腐熟等方式,再提升秸秆还田利用率。截至2019年底,黑龙江省秸秆还田利用量达到5860.2万吨,利用率达到57.87%。
除了秸秆还田,黑龙江省还大力推进秸秆燃料化和饲料化利用模式。近日,在黑龙江省宾县永和乡,农机手王文庆戴着口罩操控农业机械,一辆辆叉车与大型农机配合,将已被打包成圆柱体的一捆捆秸秆运出田间。
“10多台农机相互配合,一天能拉走1000多亩地的秸秆。”王文庆说,当前正是备耕阶段,早点把秸秆拉走,不误农时。这些离田秸秆经过粉碎、除尘、压块后成为饲料原料,运往安徽、四川、河北等地。
在黑龙江省绥滨县忠仁镇新建村,去年投资120万元建设的秸秆压块站已投入使用,每年可消耗转化各类秸秆3000多吨。新建村党支部书记李茂发说:“这个压块站解决了我们村水稻秸秆的处理问题,把地里的秸秆压块变成燃料,解决村民取暖燃料问题。”
黑龙江省还将秸秆原料化作为长远发展的有效补充。走进位于哈尔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黑龙江幸福人生态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秸秆利用车间,一股焦香扑鼻而来。工人将秸秆、稻壳放进微粉设备里,生产出23微米至74微米的超微粉粉末,加入部分塑料原料、融合剂等进行活化搅拌后,在高温挤压机内挤出细长的条,切割后就变成了可降解颗粒。
记者在这家公司一楼大厅看到,用秸秆可降解颗粒生产的超市购物袋、食品包装袋、农用地膜、塑料筐、儿童餐具等琳琅满目。公司董事长王育钦说,企业目前已建成年产1万吨生物复合原料示范工厂,3条可降解颗粒生产线设备,用可降解颗粒生产的塑料制品具有节能环保低碳等特点。
“过去秸秆没法处理,基本上都焚烧。”黑龙江省兰西县红星乡万仓玉米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刘国明说,现在秸秆的用处越来越多,有了出路,也就不焚烧了。这两年,刘国明将打包的秸秆作为原料卖给王育钦。
2019年,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量8364.7万吨、利用率达到83.15%。据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监测,去年冬天至今,黑龙江“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实现了全省“零火点”。2019年黑龙江省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3.3%,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韩宇 王建 马晓成 唐铁富)(完)